關(guān)于印刷工人的詩詞大全的信息
今年7月,省里一個評選機構(gòu)在*里評選全省“最美古樹”,靈壽縣車轱駝村的一顆古茶樹在*群里一下子火了起來,全縣上下高度關(guān)注,政府民間一齊發(fā)力,最后還真評了個第二名。這次“最美古樹”評選,也使那個位于深山區(qū)的車轱駝村風光了起來,迅速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旅游景點。實際上,車轱駝村人杰地靈,擁有的并不僅僅是古茶樹,還有車轱駝山、車轱駝口,還有北齊古長城,還有清代古宅,還有從古宅中走出來的新中國第一位工人詩人李學鰲。
19* * 年,李學鰲出生在靈壽縣車轱駝村一處古宅院中。這處古宅院是清朝同治年間,由李學鰲的先祖李成梁、李成柱、李成棟兄弟三人所建,相傳是作金鋼砂店生意的三兄弟用積蓄下的錢財,請了山西五臺縣一班名匠人用了三年時間,修建了這座李家大宅院,當時是靈壽山區(qū)民宅之首。這處四合院式的古建筑呈“日”字依山而建,以階梯形式增高就勢逐級上升,屋脊用青磚浮雕荷花紋飾、兩端鵠吻高翅,栩栩如生,房屋的門窗隔扇雕刻精細,古香古色,使得整座建筑頗具觀賞價值。
到李學鰲出生時,李家已經(jīng)破敗。李學鰲出生在一個佃農(nóng)家庭,從小過著十分貧寒的生活。19* 7年,八路軍來到靈壽山區(qū),他的祖父、父親都參加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,很小的李學鰲也當了兒童團長,站崗、放哨、送信,并在戰(zhàn)爭極端殘酷的條件下,斷斷續(xù)續(xù)上過三四年抗日小學。他成了全家族中第一個上學識字的人,并在19* * 年12歲時做了“娃娃教員”,教村里的小孩子們念書識字。19* 7年,1* 歲的李學鰲在父親的帶領(lǐng)下,翻山越嶺、步行200多里,來到晉察冀邊區(qū)的首府阜平,在晉察冀邊區(qū)銀行印鈔廠當了一名排字工人。一手拿槍,一手印刷。在阜平的日子里,他趕上了晉察冀邊區(qū)印制局改為華北銀行第一印制局再改為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印制局,還趕上了發(fā)行全國統(tǒng)一的貨幣——人民幣,并親自在阜平南峪村印制了第一批壹佰元人民幣。
19* 9年,李學鰲隨軍進入剛剛解放的北京城,在北京市人民印刷廠繼續(xù)當工人,并在19* 0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李學鰲酷愛學習、喜歡文學,進京后學習勁頭更足,在工人夜校補習文化每次必到,幾乎每個星期天都要到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聽文學講座。特別是老舍、曹禺、周立波、臧克家等老作家的講座,使他受到文學啟蒙;新中國朝氣蓬勃的景象,給了他文學創(chuàng)作的激情,開啟了他與新中國建立幾乎同步的文學創(chuàng)作生涯。他在機器旁創(chuàng)作,利用黑板報編快板、草詩文,并把自己創(chuàng)作的描寫工人生活的詩稿拿給工人兄弟品評。19* 0年開始在《新民報》《北京日報》《工人日報》《說說唱唱》等報刊發(fā)表詩作。也正是由于他的文學成就,19* * 年9月任廠黨委宣傳部干事,后任宣傳部副部長。19* * 年夏天,參加了北京市工人文藝創(chuàng)作競賽,他寫的《寫信慰問志愿軍》《斯大林永遠鼓舞我們前進》兩首詩分別被評為甲等獎和優(yōu)等獎。在頒獎大會上,著名老詩人王亞平特別提出表揚:“他在作品中注進了真實的感情,他在詩里說的多是從心里掏出來的話,不是空洞的一般的話,這樣,就使他的作品產(chǎn)生了感人的力量?!弊詈?,老詩人懷著“后生可愛”的喜悅心情,激動地說:“我在這里可以大聲地說一句:在我們北京市,出現(xiàn)了第一個工人詩人”?!靶轮袊谝粋€工人詩人”的稱號從此誕生。
李學鰲的詩真正引起文藝界注意,還是19* * 年12月7日發(fā)表在《北京日報》上的《每當我印好一幅新地圖的時候》。在詩中,作者通過一個印刷工人的特殊感受,把對祖國的熱愛凝聚在“新地圖”這個焦點上,從而使思想感情有所附麗,使抽象的概念變成了可感的形象?!懊慨斘矣『靡环碌貓D的時候,就無法控制那海濤般的激情,這縱橫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啊,處處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的眼睛,吸引著我的心到處飛騰?!痹娙岁翱思艺J為這首詩是“一篇想象飛騰、熱情飽滿的祖國頌”,讀來可以感受到青年詩人“一顆火熱的心”。詩歌中洶涌的情感今天讀來仍讓人激動。李學鰲19* * 年出版第一本詩集《印刷工人之歌》,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(xié)會。
李學鰲的詩歌充滿著生活的氣息,反映著工農(nóng)兵的歡樂、追求和向往,體現(xiàn)了時代的心聲。特別是他始終在勞動、戰(zhàn)斗一線體驗生活,把勞動人民和社會各界對共產(chǎn)黨的熱愛、對祖國的真摯熱愛,以樸實通俗的詩歌形式反映出來,在社會上產(chǎn)生了共鳴,使他成為了一名人民群眾熱愛的詩人。上世紀* 0年代,李學鰲的詩持續(xù)表達了對新人物、新生活的關(guān)注,他用飽滿的熱情創(chuàng)作了一大批歌頌勞動模范的詩作。特別是他創(chuàng)作的歌頌青年突擊隊長、勞動模范張百發(fā)的《和張百發(fā)握手》等篇章,激發(fā)了北京市民極大的勞動熱情。從19* 9年到他去世,李學鰲相繼出版了《北京的春天》《北京晨曲》《英雄頌》等1* 部詩集和《黃繼光》《張思德》《劉胡蘭》等配詩連環(huán)畫,散見于報刊雜志上的散文、通訊、評論不計其數(shù),墻頭詩、板報詩、演唱詩稿等無法統(tǒng)計。由于他深受群眾贊譽,黨和國家也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和支持。19* * 年,出席了全國青年文學創(chuàng)作代表大會并當選為主席團成員。19* * 年和19* * 年,兩次被團中央授予“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(shè)積極分子”光榮稱號。19* 2年調(diào)到北京市文聯(lián)當專業(yè)作家,并成為全國第四次、第五次文代會代表,北京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,第二、三屆市政協(xié)委員。1977年,以黨代表的身份參加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。
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,既是他的引路人,也是他的良師益友。李學鰲說,我之所以從一個文化水平很淺的工人,成長為一個詩人,是與社會主義祖國、與我們社會主義的優(yōu)越性分不開的,也是與克家同志* 0余年的親切教導分不開的。據(jù)李學鰲回憶,19* 1年在工人夜校的課堂上,他看到了語文課本中臧克家那首為紀念魯迅先生而寫的著名詩作《有的人》。“《有的人》、臧克家”這* 個字頓時占據(jù)了他的靈魂,使他像著了魔似地愛上了詩。新中國成立不久,經(jīng)老舍先生介紹,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認識了臧克家。當時臧克家在政務(wù)院出版總署任高級編審,李學鰲在北京印刷廠做宣傳工作。雖然年齡不同,經(jīng)歷不同,職業(yè)不同,但詩把李學鰲與臧克家連接在一起。特別是由于對臧克家的仰慕,李學鰲事事注意照顧臧克家,使臧克家深受感動,從此結(jié)下了深厚的友誼,* 0余年始終不變。李學鰲的成名之作《每當我印好一幅新地圖的時候》,臧克家看了大喜,專門寫文評介。臧克家先后為李學鰲的詩作過* 篇序。臧克家對李學鰲的評價是,他的詩正像他的人,充滿革命豪情,樸素,誠摯,不失工人階級的本色。我喜歡學鰲的人,也欣賞他的詩。
著名作家浩然是李學鰲另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。浩然回憶,“文革”時期,軍宣隊、工宣隊駐進了已然“砸爛”的北京文聯(lián)。好多作家都痛心疾首地咒罵自己過去的“骯臟”和“丑惡”,可李學鰲發(fā)言時卻當著眾人的面,鄭重其事,且又泰然自若地講起他的苦難家史和個人光榮成長史。他的發(fā)言被打斷,被訓斥為“不分香臭的評功擺好”。因此,他受到個別談話和轟炸式的會議“幫助”之后再重新講。結(jié)果仍然過不了關(guān)。因為與李學鰲是最要好的朋友,所以飯后散步的時候,浩然就勸告學鰲,要設(shè)法應(yīng)付過去,免得被揪住不放。結(jié)果李學鰲卻氣惱地說:“我們得實事求是,不能為了過關(guān)討好,就給自己栽贓。誰也不能損壞我的名聲,我更不能自己糟踐自己。”再到會場上,他仍然講他的那一套。宣傳隊對他這個軟硬不吃的“工人出身”的“臭老九”也沒辦法。于是,李學鰲的事不了了之。有人在嘲笑他的時候,無可奈何地送給他一個外號——“紅五類”。正是這種自尊心和榮譽感相當強的純真,反倒使浩然增加了對他的崇敬之情。
李學鰲對家鄉(xiāng)的感情是至深的,曾多次回靈壽探親、訪友、體驗生活。19* 2年,他在回老家之后,寫出了《土坑上的夢》,滿篇傾注了家鄉(xiāng)情:重回故鄉(xiāng)滿眼新,東風得意唱山村。土炕依舊倍覺暖,夜夜夢里憶親人。憶親人呀憶親人,土炕溫暖土壤親—-多少戰(zhàn)友此處集,多少戰(zhàn)友此處分?……
19* 9年9月* 日,李學鰲因病在北京去世,終年* * 歲。患病住院期間,原河北省委副書記、時任文化部副部長、李學鰲青年時代的老同事高占祥多次去看望李學鰲。逝世后,中央政治局常委、書記處書記李瑞環(huán)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。與他一起工作過的工人、干部以及文藝界的生前好友紛紛撰文悼念。臧克家9月 7日得知消息后,立即寫就一篇悼文 《無法補償?shù)倪z憾——悼念詩友李學鰲同志》在《北京晚報》發(fā)表。著名作家魏巍、浩然、陳建功、楊嘯、朱述新等也都寫下了催人淚下、感情至深的祭文。
最后,讓我們以原內(nèi)蒙古作協(xié)主席楊嘯200* 年紀念李學鰲的一首藏頭詩結(jié)尾吧:學海無涯勇搏浪,鰲頭獨占是此公。詩詞篇篇表民意,歌賦字字融真情。永久閃光精品在,傳誦吟哦遍鄉(xiāng)城。后代子孫交口贊,世間長遠浴春風。學鰲詩歌,永傳后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