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月所得×十×本書——記2005年6月1~8日所購圖書40冊及友人贈書4冊
×月所得×十×本書
——記2005年6月1~8日所購圖書40冊及友人贈書4冊
1.戀歌
沒什么新歌好聽,只好去聽老的。一不小心,下載了一首駱玉笙演唱的京韻大鼓《劍閣聞鈴》:
馬嵬坡下草青青,今日猶存妃子陵。
題壁有詩皆抱恨,入祠無客不傷情。
詞寫得不能算特別好,即便如此,今人恐怕也寫不來。又一連下載了幾首駱玉笙演唱的大鼓及鼓詞,才知道這首《劍閣聞鈴》的詞作者果然不是時髦的現(xiàn)代人,而是清人韓小窗。
很多戀歌都不可聽,駱玉笙的演唱除外。她的演唱,就算不能空前,也有可能絕后。
不過,我對《劍閣聞鈴》的主題卻有點意見:這種戀歌,值得一唱再唱嗎?還不如南音的名曲《客途秋恨》呢,雖然它唱的是公子哥與青樓女的戀情,但這種感情卻更真摯,也更平等一些。
自《長恨歌》問世以來,那個花花公子與那個肥肥妃子之間的所謂愛情,便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事情。我覺得,那只能是情愛,而非愛情。兩個人的地位差得太多,根本不可能有平等的愛情。
王子與貧女,在故事里才能白頭偕老;富人與窮人,在睡夢里才能把酒言歡。安徒生童話中,有一篇《牧豬王子》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:一個扮作平民的王子,遭到公主的唾棄;等到公主知道了他的身份,才覺得他很可愛。1935年,魯迅翻譯過一個薩多維亞努的短篇,名叫《戀歌》:一個善于彈唱戀歌的農(nóng)奴愛上了農(nóng)奴主之妻,每晚在主人家附近吟唱哀歌。最后,農(nóng)奴主舉起短刀,殺死這位農(nóng)奴,他的妻子卻一聲不吭。她冷酷嗎?不,因為她的身后站著一個比她更冷酷的,那就是富人與窮人簽訂的“地位不平等條約”。自有階級起,這個條約便開始生效,它不但適用于戀愛,也適用于人生的各個方面——無論何時何地。
2.《吉卜賽故事》
6月1日下午,去那個降價書店為朋友買了三本《玻璃孔雀》,一本《新格列佛游記》。然后,買了一本《列王紀(jì)選》。臨走前,發(fā)現(xiàn)湖南文藝出版社的那套《莫泊桑短篇小說全集》已經(jīng)不見,《莫泊桑長篇小說全集》也只剩下兩套,便把“全集”也順便買了下來。
《列王紀(jì)選》,是人民文學(xué)出版社的“世界文學(xué)名著文庫”之一,菲爾多西(940~1020)著,張鴻年譯。我不喜歡這種本子,但沒別的版本可買。
據(jù)譯者介紹,《列王紀(jì)》(即《王書》)共有六萬雙行,從開天辟地一直寫到651年阿拉伯滅波斯帝國為止,跨度在4600年以上。該書在980~1009年間完稿,1015年被作者修改過一次,作者臨終前,又作了最后的修改。《列王紀(jì)》共分神話傳說、勇士故事、歷史故事這三大部分,其中,“勇士故事”占全詩的一半,也最精彩,這本《列王紀(jì)選》便選譯自這一部分,包括全部的“四大悲劇”。
之所以稱其為“四大悲劇”,是因為這四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被親人殺害的年輕人。其中,除蘇赫拉布是英雄魯斯塔姆之子外,其余三人都是王子。
19(5+1)4年,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過一本潘慶舲據(jù)俄文轉(zhuǎn)譯的《魯斯塔姆與蘇赫拉布》,即這“四大悲劇”之一。我將兩種譯文簡單對照了一下,感覺上海文藝版的太通俗,人文社版的又太文雅。
至于《列王紀(jì)》的梗概,在《列王紀(jì)選》譯者編寫的《波斯文學(xué)史》中可以找到。我更希望早日讀到《列王紀(jì)》中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這兩個部分。
當(dāng)天傍晚,信步走到×地,發(fā)現(xiàn)那里的書攤又回來了。雖然只有三五個,倒可以乘機(jī)仔細(xì)看看。結(jié)果,一元錢在一個老頭那里買到一本薄薄的小書:
《吉卜賽故事》,[匈]巴爾托什著,李桅等譯,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
封面就挺有意思。左邊畫著一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,頭發(fā)亂得像鳥窩,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,毫無在一般的耶穌受難像中看到的那種假仁假義的神色。耶穌的右邊,畫著一個垂著黑瀑布的吉卜賽女郎,笑微微地看著那個可憐的倒霉蛋,頭戴大耳環(huán),周圍閃著七點金星??上В菚r并沒有“UV”技術(shù),不然,那七點金星肯定會更清晰些。
譯者前言介紹說,據(jù)匈牙利學(xué)者伊什特旺·瓦伊的研究,吉卜賽語是由梵語發(fā)展而來的,那么,他們很可能是印度人的一支。他們?yōu)槭裁聪矚g流浪,卻難以用語言形容,只知道不自由毋寧死是他們的天性,從十世紀(jì)起,一直漂泊至今,以后,似乎也還要漂泊下去,因為他們從沒自己的國家。這是一種蒲公英式的生活:落地、開花、漂泊、落地、開花……還有比這更灑脫的民族嗎?
據(jù)譯者介紹,這本小書出版時,美國人做過一個統(tǒng)計,全世界約有25~50萬吉卜賽人,其中的大多數(shù)在西班牙,其余則分布在比利時、西德、瑞士、荷蘭、法國、匈牙利、蘇聯(lián)等國。如今,西德、蘇聯(lián)都已不在,吉卜賽人的分布應(yīng)該更廣了。
吉卜賽人信奉圣瑪麗,對耶穌的感情也還不錯,單單瞧不起上帝。從這本小書里的故事來看,吉卜賽人之所以到處流浪,靠打鐵和偷盜為生,都因為上帝對他們太不公平。
本書共包括10個有趣的小故事,它們的講述者都是一個自稱羅姆的老鐵匠(譯者說,在希臘、阿爾巴尼亞語中,吉卜賽人和鐵匠是一個詞)。與一般的民間故事不同,這些故事中運用了大量口語,充滿諷刺意味,帶有濃厚的浪漫色彩。
我最愛看的是《我主耶穌怎樣干的鐵匠》這一篇。它講的是耶穌的爸爸把兒子送到吉卜賽人那里打鐵的故事。有一次,國王有兩匹烈馬把馬蹄掌踢掉了,人們都不敢近身,只好把它們帶到吉卜賽人那里。吉卜賽人用盡辦法,也不能接近那兩匹馬,于是耶穌要求讓他去試試。吉卜賽人一聽,大罵起來:
“你還知道自己吃幾碗干飯嗎?胎毛未褪的小孩子?……你們請看看,這小子到處亂插杠子!這樣的馬你做夢都沒有見過!你還想把我壓下去!好啊,來吧,來吧,你來試試??茨愕沟粲卸啻竽苣??傻瓜,這匹馬只要用尾巴掃一掃你,你就得小命歸天!”
可是,耶穌還是操著斧子走了過去。他嚓嚓幾聲,把馬腿砍斷,帶回鐵匠鋪里,開始訂馬掌。這時,吉卜賽人繼續(xù)罵道:
“你這個小該死的!……我的腦袋和四肢都保不住了!……我也得抄起斧子,把你的腦袋砍下來。如果你這個先知生下來的壞種,不把這幾只蹄子給重新安回去的話,真恨不得你嗓子眼里長噎嗝,活活癟死你!”
最后,耶穌帶著馬蹄走到馬的身邊,吹了一口氣,馬蹄子全接上了。這時,吉卜賽人喜出望外:
“這才叫干活!難道我不曾跟你父親說過,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鐵匠,一定會創(chuàng)造奇跡嗎?要是我沒有說過,算我瞎了眼!你可太利索了?!?/p>
從此,國王那里再有什么烈馬,就往吉卜賽人那里送。一次,正好耶穌不在,吉卜賽人也學(xué)著他的樣子,把馬蹄砍下來,卻無法收場了……
《我們從前是鳥》這一篇,就像一篇浪漫的散文詩:
“我們從前是鳥,由鳥變成了吉卜賽人。吉卜賽人原先都有一對翅膀,不以勞動、也不以偷盜衛(wèi)生,整個鳥群飛到哪兒,就在哪里覓食。”
后來,吉卜賽人吃得太飽,再也飛不動,便變成了人。然而,他們相信:
“我們知道,有那么一天,我們還會重新變成自由的鳥,……”
3.《中外諺語選》
6月3日傍晚,以3元的高價買了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,1981年2印的《中外諺語選》,裝幀、插圖、尾花、版式等等,無一不精,只是內(nèi)容水得厲害,里面搭配了一大堆“假諺語”,比如:
革命的理想,是閃爍著萬丈光輝的雄偉燈塔。
青春的價值要由革命理想的天平來衡量。
寧愿被朋友打一拳,也不讓敵人吻一吻。
文革時,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一面高喊著這樣的諺語,一面朝拳打朋友的。有些諺語,倒還有些意思,比如:
泡沫冒處,必是淺灘。
餅再大,大不過烤餅的鍋。
鑰匙不能劈柴,斧子不能開鎖。
4.×月4日
這一月的這一天,不知不覺地買了好幾次書,最后抱回一大堆,基本都是兩元一冊。
起先,在書攤上看到一本趙少侯編的中青社版《法國小說選》,感覺有點興趣。賣書的是個從未見過的中年人,大概裝了滿口的金牙,不大愛張嘴。一連問了兩遍,才冷冷地瞟了我一眼,哼了一聲:“看起來,你真的打算買?”
無論脾氣好的還是脾氣暴的,我全能接受,就是受不了太極圖式的人物,不論他的名氣大小。每次在網(wǎng)上跟人一吵到底,也都是由于這個緣故,在生活中也是如此。看到旁邊有一位很熟悉的賣書朋友,便沒有多說什么,只是朝那個人點了一下頭。
“那好,你說吧,這書該賣多少錢?”
“你的書,為什么要我來說?”
“你說。”
“三塊?!?/p>
“告訴你,這書值最少六塊錢!”
早看出來了,他特地在那里消遣我。跟另一位攤主說聲再見,就往下一個攤子去了。五元錢買下一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年初版的《世象百圖》(第二集),一本人文社1984年初版的《薩多維亞努選集—短篇小說選》,然后去另一個書攤。
那里沒什么書可買,但一個中年人和攤主的對話倒挺有意思。攤主拿出一本16開本的中華版《新唐書》問他:“這東西你有嗎?”
“這有什么,我家里有的是!”
“這個呢?”攤主指指一幅絹本的領(lǐng)袖揮手圖,“你沒見過吧?我今天剛花五十塊收的!你TMD要是再給我拿一幅來,我就給你五十塊錢!”說著,他啪地把一張“五十○”甩了出來。
“你TMD的見過幾張五十塊錢?你這輩子算白活了!”對方毫不示弱,嘻嘻笑著回罵過去。聽聲音,簡直像在吵架;看表情,面帶喜色,誰也不氣惱。
最后,在一個書屋買了十本書,每冊兩元:
《中國民間愛情故事》《女娟救父》《車夫恨》《無頭騎士》《紅舞鞋的秘密》《前天與后天—阿歷克辛中篇小說選》《女偵探瑪帕爾小姐》《倫敦諜影》《克雷洛夫寓言》《騎鵝旅行記》(上冊)。
當(dāng)晚,在一處購得《一桌十三人》,在另一處購得《中國抒情歌曲300首》《外國微型小說百篇鑒賞》,共花七元。
5.《中國民間愛情故事》等幾種童書
《中國民間愛情故事》的封面,用了幾只白鳥做襯,乍看起來,有些像《晦庵書話》的封面。它其實是一本選集,選自各種“民間故事選”和報刊,內(nèi)無插圖。
《紅舞鞋的秘密》應(yīng)該算一種童書,作者是個叫卡羅林·基恩的美國人,不知原文如何拼寫,也不知書名的原文為何,無法進(jìn)一步查證。
《前天與后天—阿歷克辛中篇小說選》也應(yīng)該算是童書,里面包括《我哥哥吹黑管》等八個中篇,譯林新版的一種阿歷克辛小說選,書名似乎就叫《我哥哥吹黑管》。
《克雷洛夫寓言》是百花洲版的初版,插圖均著底色,印刷非常清晰,遠(yuǎn)勝百花洲版。
《騎鵝旅行記》是人文社的初版本,封面由徐中益設(shè)計,非常漂亮,店里只有一本上冊,本不打算買,賣書的老頭說,他賣過好幾套,以后大概還能遇到,可以為我找一本下冊來,我才把它買下了。此書人文社有新版,封面、裝幀、印刷都差,說什么也不能買。此前,早買過漓江諾貝爾叢書版的,全一冊,但沒有插圖。
《女娟救父》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“中國歷史小故事”叢書之一,內(nèi)容沒什么可在意的,但封面和插圖太棒了。封面畫的繪者是任率英,插圖由任率英、任夢龍共同創(chuàng)作。任夢龍是誰呢,沒有聽說過。
6.《車夫恨》等幾種雜書
《車夫恨》,江蘇人民版。作者是一位當(dāng)代英國小說家,名為萊·波·哈特利,此前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。該書寫了一個出租車司機(jī)的故事,原名《The Hireling》(雇工),初版于1957年,譯者怕直譯的效果不好,故改為此名。
《無頭騎士》,中青社版。它是英國作家馬因·里德寫的一部傳奇故事,由俄譯本轉(zhuǎn)譯,里面有些俄國人畫的插圖,很不錯。小時候似乎看過這本書。也許,還有根據(jù)它改編的電影吧。
《女偵探瑪帕爾小姐》,作家版。作者是阿加莎·克里斯蒂,在這里,她刻畫了一個不同于波洛的偵探形象。書很薄,只有200多頁,我從夜半一直看到將近天明,才算把它讀完?,斉翣栃〗闵朴谕诰蛉诵缘年幇得妫灰?,就能對書中各種人物的心理了然于胸。
《一桌十三人》,花城版。這是約卡伊·莫爾的小說集,共收入7個中短篇。他的長篇,時時可見,不知是否值得讀,都沒有買。
《外國微型小說百篇鑒賞》,中國人大版,全書近800頁,收錄的小說實在不算少,每篇后面都有賞析,編者費的心思倒是不少。內(nèi)容選自幾種短篇小說選,還有當(dāng)時的各種報刊。
《倫敦諜影》,新華出版社1981年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者與《女偵探瑪帕爾小姐》相同,都是王師頡。這是約翰·勒卡雷的作品,不能不買。此前,買過譯林2000年版的《鍋匠,裁縫,軍人,間諜》,2001年版的《辛格公司》;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的《危險角色》、《巴拿馬裁縫》;還得到一本朋友所贈的《寒風(fēng)孤諜》。
珠海版《危險角色》的前言中說,勒卡雷曾在1982年將《鍋匠,裁縫,軍人,間諜》(1974)、《高尚的學(xué)童》(1977)、《斯邁萊的人們》(1978)合為一集,改名為《搜索卡拉》。
《巴拿馬裁縫》一書中收錄了一篇董樂山的文章,說勒卡雷曾經(jīng)寫過一本《斯邁萊的手下》,而《倫敦諜影》的版權(quán)頁上恰好寫著書名的原文:“Smiley''s people”。那么,這套《搜索卡拉》三部曲,如今只缺第二部了。
順便說一句,譯林版《辛格公司》中的前言說,勒卡雷的處女作是《召喚死者》(call for the dead,1961),看這譯名,感覺很茫然。一看后面附錄的原文,才知道所謂的《召喚死者》,原來就是《電話謀殺案》。這一本,不知何時能夠買到。
《世象百圖》(第二集),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年5月初版。內(nèi)收北京第三~五屆“世象漫畫展”的作品,王復(fù)羊等編,法乃光封面題字。買回來后,發(fā)現(xiàn)封二寫著“笑林、李國盛 五·一收”,封面畫著一幅鋼筆畫,旁邊寫的是“一九九二年五一節(jié) 張伯君先生”,后面還有簽名,共三個字,末兩個看起來像“乃光”,頭一字卻不像“法”字。張伯君是誰,全不清楚,要是張伯駒,我還能查證一番。
7.《薩多維亞努選集—短篇小說選》
《薩多維亞努選集—短篇小說選》,人文社1984年初版。這套書,以前常??匆姡鹊较胭I的時候,卻只看到這一本。幾個月前買過薩多維亞努的《泥棚戶》。記得以前還買過一本《飄來的磨坊》,也不知道又漂到哪兒去了。全書共收近40個短篇,包括那篇魯迅早在1935年就譯過的《戀歌》(發(fā)表在1935年《譯文》第二卷第六期上)。
魯迅曾在《戀歌》譯者附記中說:
“羅馬尼亞的文學(xué)的發(fā)展,不過在本世紀(jì)的初頭,但不單是韻文,連散文也有大進(jìn)步。本篇的作者索陀威奴(Mihail Sadoveanu)便是住在不加勒斯多(Bukharest)的寫散文的好手。他的作品,雖然常常有美麗迷人的描寫,但據(jù)懷干特(G.Weigand)教授說,卻并非幻想的出產(chǎn),到是取之于實際生活的。例如這一篇《戀歌》,題目雖然頗像有些羅曼的,但前世紀(jì)的羅馬尼亞的大森林的景色,地主和農(nóng)奴的生活情形,卻實在寫得歷歷如繪?!?/p>
可見,魯迅對這位羅馬尼亞作家是很欣賞的。魯迅的譯文有點兒澀,不如他譯的夏目和芥川那么自然,這大概是因為這篇小說里的對話太多,而那時的語言習(xí)慣又與現(xiàn)在有很大不同的緣故。但是,一到敘述的段落,魯迅的優(yōu)勢便立刻展現(xiàn)出來。如這一段譯文:
“夜已經(jīng)開始到臨。太陽把它的光線,金絲似的穿過密葉,在碧草地上畫出花朵模樣的光斑來。森林在夢似的黃昏中微微地呼吸著。人們用他的聲音喚起響亮的回聲,而在一瞬息中,從遠(yuǎn)地里,畫眉鳥的最末的鳴聲就聲明了安靜。”
在《薩多維亞努選集—短篇小說選》中,這段譯文是:
“太陽即將落山;它的金色光芒透過繁茂的枝葉,在草地上撒下斑斑駁駁的光的花卉。森林在黃昏的夢境里輕輕地呼吸著。在密林里,人們的聲音激起了回聲。在短暫的寂靜中,從樹林深處老遠(yuǎn)的地方傳來畫眉鳥最后的幾聲低鳴?!?/p>
比起來,后一種譯文更流暢一些,但又太流暢了,結(jié)果便是缺乏個性,語言的含金量不足。書中的很多短篇,可以當(dāng)成兒童小說,或者優(yōu)美的散文來讀。少年兒童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過一套兩冊的《外國兒童短篇小說》,其中倒是收錄了一篇薩多維亞努的兒童故事《奶奶講故事》,這個人文社版中未收。
8.《中國抒情歌曲300首》
《中國抒情歌曲300首》,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初版,1981年3印。里面收錄了好多歌詞非常經(jīng)典的歌曲。要是不帶譜子就好了,看得可以更舒服些,也可以多收一些。
中國歌曲部分,趙元任作曲的《老天爺》、《賣布謠》(劉大白詞)、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(劉半農(nóng)詞)等,本身就是優(yōu)美質(zhì)樸的詩歌。此外還有好些佳作,如田漢寫的《夜半歌聲》歌詞(冼星海曲):
空庭飛著流螢,高臺走著貍鼪,人兒伴著孤燈,梆兒敲著三更。風(fēng)凄凄,雨淋淋,花亂落,葉飄零,在這漫漫的黑夜里,誰同我等待著天明?……
這歌詞,比張國榮唱的那種自然要好多了。
再比如,曾經(jīng)被張明敏“挖掘”出來的《長城謠》:
潘孑農(nóng)詞
劉雪庵曲
萬里長城萬里長,長城外面是故鄉(xiāng),
高梁肥大豆香,遍地黃金少災(zāi)殃。
自從大難平地起,奸淫擄掠苦難當(dāng),
苦難當(dāng)奔他方,骨肉離散父母喪。
還有這首《月光光》:
蔡楚生詞
任光曲
月光光,照村莊,
村莊破落炊無糧,
租稅重重稻麥荒。
月圓圓,照籬邊,
籬邊狗吠不能眠,
饑寒交迫淚漣漣。
Beyond曾經(jīng)唱過一首《月光光》,非常動聽,就是一句都聽不懂,不知唱的是什么。
至于《三十里鋪》、《蘭花花》等質(zhì)樸無比的民歌,其歌詞也都值得一再回味。小時候,初次在收音機(jī)里聽到無伴奏合唱《三十里鋪》時,覺得歌聲完美無比。后來,卻怎么都買不到這種版本的合唱,真遺憾。
外國歌曲部分,也有好些詩歌一般的唱詞,如鄧映易譯配的那首幾乎無人不曉的《友誼地久天長》:
怎能忘記舊日朋友,心中怎不懷想,
舊日朋友豈能相忘,友誼地久天長;
這樣的歌詞,連著唱上幾遍,人就很容易發(fā)癡,陷入一種不可自拔的,快樂的悲傷之中。單就旋律來講,勉強(qiáng)可與其比肩的是王酩的《難忘今宵》,與它不相上下是李叔同的那首《送別》。
鄧映易譯配的《夏天最后一朵玫瑰》,歌詞也很不錯,比某些人翻譯的彭斯詩歌還好:
夏天最后一朵玫瑰,
還在孤獨地開放,
再也沒有一朵鮮花,
陪伴在她的身旁,
《友誼地久天長》的曲子出自《魂斷藍(lán)橋》,我曾一連看過三遍;《夏天最后一朵玫瑰》則出自《英俊少年》,歌好,電影倒是一般。
這本書雖然足有600多頁,由于收錄了很多“贊美歌”的緣故,許多經(jīng)典老歌都未能收入。如李叔同詞曲的《春游》:
春風(fēng)吹面薄于紗,
春人妝束淡于畫。
游春人在畫中行,
萬花飛舞春人下。
梨花淡白菜花黃,
柳花委地芥花香。
鶯啼陌生人歸去,
花外疏鐘送夕陽。
田漢寫的《梅娘曲》(聶耳曲),也沒有收入:
哥哥,你別忘了我呀!
我是你親愛的梅娘。
你曾坐在我們家的窗上,
嚼著那鮮紅的檳榔,
我曾輕彈著吉他,
伴你慢聲兒歌唱,
當(dāng)我們在遙遠(yuǎn)的南洋!
哥哥,你別忘了我呀!
我是你親愛的梅娘。
我曾在紅河的岸旁,
我們祖宗流血的地方,
送我們的勇士還鄉(xiāng),
我不能和你同來,
我是那樣的惆悵!
還有些優(yōu)秀的歌詞,卻沒人把它譜成新曲。比如,要是把關(guān)漢卿的這首曲子譜成歌,那該多好:
到頭這一身,難逃那一日。受用了一朝,一朝便宜。百歲光陰,七十者稀。急急流年,滔滔逝水。
網(wǎng)上有人說,它的作者是金庸,他一定是對“倚天屠龍”看得太入迷了。
9.《斯巴達(dá)克思》等幾種雜書
6月6日,打算為朋友去書店看看《莫伯桑短篇小說全集》是否還有存貨,卻一本都沒看見。不甘心白跑,就買了一本天津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1999年初版《北魏碑刻集字千字文》,一套《中國兒童漫畫家選集》,一本厚厚的《古今對聯(lián)故事集》。當(dāng)晚,4元購得一套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新1版,1981年3印的《斯巴達(dá)克思》。
《北魏碑刻集字千字文》編得很精,書末還說明了各字的來歷,以便讀者查考。前言中說,有人還編寫過《漢簡集字千字文》,這個卻沒有見過,真遺憾。
《中國兒童漫畫家選集》是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年初版,只剩下一套,盒子都壞了,包括四本畫冊,豐子愷、詹同、繆印堂、樂小英,每人一冊。從各冊前言看,這套書是打算1983年初版的,不知為何,卻一直拖到1996年。豐子愷的漫畫,還比較好得,另外三種卻比較稀罕,尤其是詹同的兒童漫畫??上В@一本印刷很差,線條模糊。
《斯巴達(dá)克思》的版本很多,什么花山版、人文社版、漓江版等等,可我就想要這種版本,等了多年,終于如愿。
10.《鐘歸阿達(dá)塔》等幾種雜書
6月8日,胡亂買了一些書回來。三本中國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的“世界著名文學(xué)獎獲得者文庫”,分別是《布羅迪小姐的青春》(英國卷)、《靈魂的枷鎖》(東歐卷)、《鐘歸阿達(dá)塔》(美國卷)。
《布羅迪小姐的青春》中收錄了一篇戈爾丁的《特使》,一篇奈保爾的《圣誕節(jié)的故事》。那時,奈保爾還不算風(fēng)云人物呢。《鐘歸阿達(dá)塔》是約翰·赫西的長篇,曾獲1945年普利策獎,作于二戰(zhàn)沒結(jié)束時,寫的也是二戰(zhàn)。
還買了兩種“新萬有文庫”中的作品:葉爾紹夫的故事長詩《神駝馬》,蒲積中編的兩本《古今歲時雜詠》。后者可以當(dāng)“詩典”用,前者是一直在找的,但譯文很讓我失望。
另外兩種是作家版的??伦髌贰睹倒宓拿帧?,獲得2002年諾貝爾獎的伊姆萊作品《英國旗》。
《玫瑰的名字》是??碌奶幣?,翻了翻,好像很有挑戰(zhàn)性,故購之。店里沒有《傅科擺》,就是有也未必愿意買,這個譯名不知何意,一讀就感到討厭。
《英國旗》收錄了《英國旗》、《筆錄》、《尋蹤者》。作家社應(yīng)該還出版了伊姆萊的長篇《命運無?!?,卻從未見過,真遺憾。
11.友人贈書四冊
最后談?wù)勈盏降挠讶速洉?/p>
6月2日,一位老友送給我兩本萬有文庫第二集中的《丹麥短篇小說集》,外加一本少年兒童出版社19(9-1)9年初版的《貝洛童話》。
《貝洛童話》是少兒社的“外國兒童文學(xué)叢書”之一,這套書,也曾買到三四種,帶有彩色插圖的,卻從未買過。書里收錄了大量的水彩畫插圖,很棒,但印得模糊。
扉頁上說,該書是“戴望舒等譯”,也不知其余的譯者是誰。書前只有一篇王海平的序言,對內(nèi)容進(jìn)行了簡單交待。中青社《戴望舒散文全集》中,收錄了一篇戴望舒為開明書店1928年初版《鵝媽媽的故事》所作的“序引”,譯文均未收入。
6月3日,收到另一位朋友饋贈的上譯版《黑箭》,封面設(shè)計者為王儉,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圖書之一,非常感謝。 此前,史蒂文生的書已陸續(xù)購得以下幾種:
《錯箱記》,史蒂文生、奧士本著,吳鈞陶等譯,封面設(shè)計:陳琦等,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
《誘拐》,史蒂文生著,侯浚吉譯,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:丁紀(jì)根
《金銀島》斯蒂文生著 榮如德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3月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:陳錫奎
《退潮》,斯蒂文生、奧士本著,江澤玖譯,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初版,封面裝幀:陶雪華
其中,陶雪華設(shè)計的《退潮》封面最好,有了這本《黑箭》,她的設(shè)計只能屈居第二了?,F(xiàn)在,缺少的史蒂文生作品,還有《化身博士》、《新天方夜譚》等等。以前買過一種裝印差勁的《化身博士》,只打算在買到好版本后扔掉。
23:27 05-6-9肖毛
附:2005年6月1~8日所購圖書40冊
2005年6月1日,實付1元
1.《吉卜賽故事》,[匈]巴爾托什著,李桅等譯,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,封面扉頁:劉豐杰,插圖:李芳芳,定價0.36元
2005年6月1日,實付44.5元
2.《新格列佛游記》(世界名著金庫·童話故事卷),[捷]希哈著,宛庚等譯,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年初版,定價16.2元
3~5.《玻璃孔雀》(世界名著金庫·童話故事卷),[英]法吉恩著,傅定邦等譯,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年初版,定價12.7元,3冊
6.《莫泊桑長篇小說全集》(一),李青崖譯,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初版,1996年7印,定價32.2元
7.《莫泊桑長篇小說全集》(二),李青崖、李庠譯,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年初版,定價39.6元
8.《列王紀(jì)選》(世界文學(xué)名著文庫),[波斯]菲爾多西著,張鴻年譯,人民文學(xué)出版社1991年初版,1994年1印,定價22.35元
(以上三折購)
2004年6月3日,實付3元
9.《中外諺語選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,1981年2印,封面裝幀:陳達(dá)林,插圖:章西厓,尾花:鄒紀(jì)華,定價0.51元
2004年6月4日,實付32元
10.《中國民間愛情故事》,胡銀仿編選,長江文藝出版社1980年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:高季方,封面題字:茅盾,定價0.72元
11.《女娟救父》(中國歷史小故事),明明、金受申編寫,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79年初版,封面畫:任率英,插圖:任率英、任夢龍,定價0.22元
12.《車夫恨》,[英]萊·波·哈特利著,李司(李宗鈞、鄭克司)譯,封面設(shè)計:施邦鶴,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,定價0.67元
13.《無頭騎士》,[英]馬因·里德著,馬卡羅娃俄譯,關(guān)予素中譯,葉爾莫拉耶夫插圖,封面設(shè)計:呂敬人,中國青年出版社1959年初版,1981年2印,定價1.1元
14.《紅舞鞋的秘密》,[美]卡羅林·基恩著,筱珍、衡山譯,封面設(shè)計:李承東,明天出版社1987年初版,定價1.2元
15.《前天與后天—阿歷克辛中篇小說選》,蔣望明等譯,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,裝幀設(shè)計:廣闊,定價1.1元
16.《女偵探瑪帕爾小姐》,[英]阿·克里斯蒂著,何其健譯,封面設(shè)計:王師頡,作家出版社1987年初版,定價1.6元
17.《倫敦諜影》,[英]約翰·勒卡雷著,施華譯,封面設(shè)計:王師頡,新華出版社1981年初版,定價1.1元
18.《克雷洛夫寓言》,吳巖譯,封面設(shè)計:張卓敏,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,定價0.96元
19.《騎鵝旅行記》(上冊),[瑞典]拉格洛孚著,高子英等譯,封面設(shè)計:徐中益,[瑞典]伯蒂爾·黎伯克插圖,人民文學(xué)出版社1980年初版,定價0.68元
20.《一桌十三人》,[匈]約卡伊·莫爾著,裝幀設(shè)計:楊白子,湯真譯,花城出版社1982年初版,定價0.71元
21.《世象百圖》(第二集),王復(fù)羊等編,封面題字:法乃光,封面設(shè)計:鄭炳宏,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年初版,定價2.4元
(以上二元一冊購)
22.《薩多維亞努選集—短篇小說選》,封面設(shè)計:王增寅,人民文學(xué)出版社1984年初版,定價2.65元,3元購
23.《中國抒情歌曲300首》,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初版,1981年3印,封面設(shè)計:于文盛,定價1.7元,2元購
24.《外國微型小說百篇鑒賞》,程均、金逸人主編,中國人民大學(xué)出版社1992年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:李曉蘭,定價20元,3元購
2004年6月6日,實付29.7元
25.《北魏碑刻集字千字文》,余明善、臧志健集字,天津人民美術(shù)出版社1999年初版,定價17元,三折購
26~29.《中國兒童漫畫家選集》(豐子愷、詹同、繆印堂、樂小英),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年初版,定價24.5元,三折購
30.《古今對聯(lián)故事集》,卜林西、王亞麗編,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初版,1996年2印,定價26.5元,五折購
31~32.《斯巴達(dá)克思》(上下),[意]拉·喬萬尼奧里著,李俍民譯,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年新1版,1981年3印,定價1.85元,4元購
2005年6月8日,實付46.5元
33.《布羅迪小姐的青春》(世界著名文學(xué)獎獲得者文庫英國卷),[英]戈爾丁、奈保爾等著,陳鴿等譯,裝幀設(shè)計:潘岱予,中國工人出版社1988年初版,1992年2印,定價11.9元
34.《靈魂的枷鎖》(世界著名文學(xué)獎獲得者文庫東歐卷),安德里奇、莫勒托瓦等著,鄭恩波、馮植生等譯,裝幀設(shè)計:潘岱予,中國工人出版社1988年初版,1992年2印,定價11元
35.《鐘歸阿達(dá)塔》(世界著名文學(xué)獎獲得者文庫美國卷),[美]約翰·赫西著,張堅珍譯,裝幀設(shè)計:潘岱予,中國工人出版社1988年初版,1992年2印,定價7.9元
(以上四折購)
36.《玫瑰的名字》,[意]安伯托·埃柯著,謝瑤玲譯,作家出版社2001年初版,定價26元
37.《英國旗》,[匈]凱爾泰斯·伊姆萊著,余澤民譯,裝幀設(shè)計:張曉光,作家出版社2003年初版,定價15元
38.《神駝馬》(新萬有文庫),[蘇]葉爾紹夫著,王忠亮譯,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初版,定價3.4元
39~40.《古今歲時雜詠(一、二)》(新萬有文庫),[宋]蒲積中編,徐敏霞校點,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初版,定價24元
(以上五折購)
2005年6月1~8日總付:156.7元
附:友人贈書四冊
2004年6月2日
1~2.《丹麥短篇小說集》(上下),金橋、淡秋選譯,萬有文庫第二集,商務(wù)印書館民國二十六年(1937)三月初版,
3.《貝洛童話》(外國兒童文學(xué)叢書),戴望舒等譯,少年兒童出版社19(9-1)9年初版,定價3元
2004年6月3日
4.《黑箭》,[英]斯蒂文生著,陳伯吹、沈小嫻譯,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初版,封面設(shè)計:王儉,定價1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