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年前,割肝救子、感動中國的“暴走媽媽”,后來過得怎么樣了
前言:
“慈母倚門情,游子行路苦”,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,十月懷胎的辛苦只有做過母親的人才會知道。從我們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便與母親有了剪不斷的關(guān)系,也正是因為如此,母親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,當(dāng)孩子遇到危險時母親也會不顧一切的去保護自己的孩子,就比如在11年前,那名割肝救子、感動中國的“暴走媽媽”,后來怎么樣了。
一、 獨子患病
2009年,當(dāng)時葉海斌已經(jīng)31歲,他已經(jīng)患病18年了。在13歲的時候他便被檢查出患有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:肝豆?fàn)詈瞬∽?。?jù)說這種病的發(fā)病率極低,大約只有100萬分之一,而葉海斌便是那不幸的100萬分之一。這種病的起因就是人體肝臟出現(xiàn)問題無法自行代謝銅元素,久而久之銅元素在人體內(nèi)淤積從而影響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最后導(dǎo)致患者慢慢走向死亡。
葉海斌的患病給了他的家庭一個致命打擊,葉海斌的母親陳玉蓉看著自己的孩子從口齒伶俐慢慢變得結(jié)巴,最后連路都走不穩(wěn)她的內(nèi)心極其煎熬,恨不得可以代替葉海斌承受這份苦難。葉海斌的家庭本來就不富裕,母親陳玉蓉下崗后便在一家建材市場做會計每月領(lǐng)著微薄的工資,而父親也只是靠著打魚勉強維持生計。
葉海斌的患病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,隨著葉海斌每月看病吃藥費用的增加,葉海斌的家庭開始入不敷出,最后只能接受保守治療。不過好在有母親的悉心照料葉海斌的病情也還算穩(wěn)定。不過好景不長,葉海斌很快就因為病情惡化被送到醫(yī)院搶救。
二、 割肝被拒
陳玉蓉趕到醫(yī)院的時候葉海斌還在搶救室里搶救,陳玉蓉只能在搶救室外焦急的徘徊。好在上天還是眷顧這個家庭的,葉海斌最終被搶救了回來。不過葉海斌的病情只是暫時穩(wěn)定下來,要想痊愈就必須盡快接受肝移植手術(shù)。不過合適的肝源是極其不好找的,葉海斌的病情已經(jīng)等不及合適的肝源了,于是身為母親的陳玉蓉便提出了要為兒子葉海斌捐肝的要求。
原以為自己給自己的兒子捐肝是順理成章的事情,但是事情遠遠沒有陳玉蓉想象的那么順利。在住院準(zhǔn)備捐肝的期間,陳玉蓉接受了大大小小的各種檢查,但是檢查結(jié)果卻發(fā)現(xiàn)她患有重度脂肪肝,已經(jīng)不符合肝臟捐贈的要求。
但是葉海斌的病情逐漸惡化,沒有時間等待其他肝源了,于是醫(yī)生只能說放手一搏,決定在2009年2月19日為陳玉蓉和葉海斌進行手術(shù)。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,上天又一次跟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開了一個玩笑,葉海斌就在手術(shù)前一天被檢查出來患有丙肝,就是移植了新的肝臟也會被丙肝病毒感染。這個消息對于陳玉蓉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,她苦苦哀求醫(yī)生救救她可憐的孩子,最后醫(yī)生也只能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,那就是如果陳玉蓉能夠消除脂肪肝,那么她的肝可以捐獻的部分便會增加,然后再將葉海斌帶有病毒的肝臟全部切除,依靠陳玉蓉的肝臟維持兩個人的生命。
這個方案對于陳玉蓉來說就是最后的希望,于是她開始了自己的減肥之路,決心早日消除脂肪肝為兒子捐獻肝臟。
三、 暴走減肥
陳玉蓉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減肥計劃,她每天繞著家旁邊的巷子暴走,一天走滿10公里。陳玉蓉每天早出晚歸,為的就是能夠在外面多運動一會可以早日瘦下來。在減肥的7個月里,陳玉蓉磨壞了4雙鞋,體重比之前整整瘦了16斤。陳玉蓉滿懷希望的來到醫(yī)院接受檢查,檢查結(jié)果顯示她的脂肪變肝細胞所占小于1%,也就是說陳玉蓉成功的消除了脂肪肝可以為兒子捐獻肝臟了。
在經(jīng)過各項檢查后,陳玉蓉和葉海斌被同時送進了手術(shù)室,最后兩臺手術(shù)都成功進行,葉海斌擺脫了病痛的折磨,而壓在陳玉蓉心口的大石頭也終于落了地。許多年過去了,陳玉蓉和葉海斌的身體狀況依舊良好,而陳玉蓉運動的習(xí)慣也一直保留了下來,每天都需要走幾公里才會舒服,他們的家庭正在慢慢的步入正軌。
“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”,母愛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,母親對于我們的恩情我們一輩子的還不完。
參考文獻:
《墨萱圖》
《游子吟》